7月21日,由我校海洋与环境学院孙军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渤海湾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渤海湾专项)首次陆域调查正式启动。本次陆域调查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河口、入海口以及排污口等区域的基本生物化学参数指标,为项目后续的监测评估系统搭建以及特征和新兴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撑。本次陆域调查分成4支队伍,来自天津科技大学、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16名科研人员参与本次调查,作业时间为8-10天,分别由我校海洋与环境学院鉴珊老师、贾岱老师、徐文喆老师以及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江洪友老师带队。项目总首席孙军教授送行。

陆域调查全体科研人员合影
7月23日,渤海湾专项首次海域调查航次在天津中心渔港码头搭乘“津汉渔运04700”号顺利起航,共计2个航段。本次海域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渤海湾海域的海水以及大气等各种基础理化参数指标,为项目后续水质基准的建立以及污染物排放路径分析,提供基础研究数据。该航次为项目牵头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组织,参与人员包括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15名科研人员,预计作业时间10-12天。我校张桂成老师担任本航次首席科学家。项目总首席孙军教授前往码头送行。

海域调查全体科研人员合影
此次陆域调查以及海域调查正式启动,标志着渤海湾专项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本次陆域调查以及海域调查工作,将为实现项目研究目标,回答“渤海湾污染物源强与水质相应关系”以及“渤海湾特征和新兴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这2个科学问题提供进一步支持,预祝调查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