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质量改善与环境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在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江苏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贺克斌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作为本次大会主席,做了会议的主旨报告。
来自环保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多个部门的专家做了主题报告。专家们聚焦创新驱动、科技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梳理了我国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斯德哥尔摩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等环境国际公约的过程,详细解读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重要政策,并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质安全保障、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利用等领域的问题做出了深入探讨。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刘宪斌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期间,刘宪斌教授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孟伟院士、副院长郑丙辉研究员和中国海洋大学高会旺教授就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的今后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家表示,海洋环境保护离不开科技支持和创新能力。要做好海洋环境保护的治理技术和管理技术支撑,让技术、市场、基础研究形成一个闭合的良性循环;要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从事独立研究的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和研究人员心平气和做研究,培养一批真正了解地方和国家需求的海洋环境保护科研队伍;要利用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文字来源:刘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