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环境学院建有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5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学院不断推动学科发展,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海洋科学学科“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学科,2017年被列为天津市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十三五”期间被列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并组建“近海海洋环境”特色学科群。学院目前建设有生物海洋学、卤水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海洋化学、海洋环境模拟与评估等科研团队。
亚洲区域卤虫参考中心(Asian Regional Artemia Reference Center, AR-ARC)科研团队前身是天津科技大学“卤水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团队。鉴于隋丽英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卤虫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2016年天津科技大学与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合作成立AR-ARC,2018年4月中心挂牌正式运行。在团队成员通力合作下,中心先后获批天津市国际合作基地、天津市“中国-马来西亚海卤水生物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团队现拥有固定成员7名,博士及以上学位5名,博士生导师1名。
中心工作积极响应“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契合 “一带一路”倡议,同时面向海洋科学发展前沿,围绕海洋和高盐水环境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开展研究。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团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取得新高度,国内外行业声誉不断提高,服务地方蓝色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中心还积极搭建国内外信息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加强科学研究的跨学科、跨区域发展,推动海、卤水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1) 创建嗜盐生物种质库,为我国高盐环境生物资源安全提供保障
中心拥有亚洲首个卤虫种质库和数据库,为国内外卤虫科研机构和育苗企业提供卤虫卵样本及其孵化特性、营养学和分子生物学信息等数据。基于卤虫种质库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初步建立了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完成了首个卤虫高密度遗传图谱。中心还拥有嗜盐微生物种质库,为嗜盐微生物重要代谢产物和基因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和合作研究奠定基础。
(2)拓展卤虫实验生物学研究平台,为解析高盐环境下特殊生命现象的分子适应机制提供支撑
建成基于显微注射技术的基因功能在体研究平台,可在细胞、胚胎和个体水平上开展显微操作,方便在体研究关键基因的功能。开展卤虫休眠卵产生和性别决定产生机制、卵子发生和胚胎发育以及肠道损伤和修复机理研究,丰富了低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和生长等基本理论,为动物界生命和生理过程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建立了卤虫胚胎细胞离体培养及生物安保预警平台,为研究以卤虫为开口饵料的水产经济动物受重要病原侵染的途径和机制提供了稳定保障。建立了悉生卤虫实验系统,便于准确开展微生物与水生生物宿主互作、水产病害防控及其机理研究。
(3)科研方向紧贴产业需求,成果推广潜力充足
中心主持或完成了FAO资助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天津市科技局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与多家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基于嗜盐微生物菌种库开展活性代谢产物筛选,获得高产PHB菌株并掌握发酵大规模发酵生产技术,已在海水鱼和甲壳动物苗种培育和养殖中取得良好使用效果;获得高产类胡萝卜素的嗜盐古菌,掌握古菌类胡萝卜素中试发酵生产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了C50菌红素功效评价体系,为其在生物医药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4)积极参与行业发展,推动盐湖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中心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卤虫分会”常务理事单位 ,“华夏对虾种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盐田卤虫与微藻开发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北省虾蟹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员单位。中心牵头完成修订《卤虫卵》水产行业标准,开展西藏盐湖生物资源调查和高原卤虫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服务卤虫行业健康发展和国家“科技援藏”计划。在卤虫卵质量检测、卤虫强化技术、卤虫卵去休眠加工技术、盐湖和盐场生态资源调查与评估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
(5)扩大合作与交流,提高内生动力
中心与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东盟水产教育网络平台(ASEAN-FEN)、国际盐湖学会、比利时Ghent大学、马来西亚Terengganu大学、越南CanTho大学、瑞典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国投微藻生物技术中心等国际组织、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AR-ARC先后三次主办卤虫国际学术会议,有效促进了国内外卤虫研究和成果交流,提升了中心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水平。
(6)努力打造科普基地,让科学普及变得触手可及
与国家海洋博物馆合作建立卤虫科学实验室,努力打造成为中小学生了解海洋生命发生的科普基地,提高中小学生对卤虫和海洋生物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