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院长信箱
  • 首 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学术机构
  • 师资队伍+
    名誉院士
    高层次人才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助理研究员)
    名誉学衔
    院外导师
  •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学
    工程教育认证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导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团队
  • 学工之窗+
    三全育人
    学工动态
    学生组织
    科技创新
    学生资助
    就业指导
  • 党建工会+
    党建动态
    组织建设
    党员发展
    党员风采
    主题教育
    理论学习
    海环清风
    工会教代会
  • 校友之家+
    校友工作组
    校友相聚
  • 下载中心+
    研究生相关
    本科生相关
    党政相关
学院首页 联系我们 院长信箱
  • 首 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学术机构
  • 师资队伍
    名誉院士
    高层次人才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助理研究员)
    名誉学衔
    院外导师
  •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学
    工程教育认证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导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团队
  • 学工之窗
    三全育人
    学工动态
    学生组织
    科技创新
    学生资助
    就业指导
  • 党建工会
    党建动态
    组织建设
    党员发展
    党员风采
    主题教育
    理论学习
    海环清风
    工会教代会
  • 校友之家
    校友工作组
    校友相聚
  • 下载中心
    研究生相关
    本科生相关
    党政相关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综合笔试复习大纲

来源: 作者: 日期:2018-02-07

0707海洋科学

物理海洋学


复试科目:区域海洋学、计算机语言

复习大纲:

  1.区域海洋学

  主要考察学生应用普遍规律,判识区域海洋特征的能力,考察对中国近海四大海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水文特征,各区域水温、盐度、环流、潮汐、海浪、风暴潮的基本概念、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本认识。

  (1)海区划分与海底地形

  (2)海岸、海峡及岛屿

  (3)海水温度分布与变化

  (4)海水盐度分布

  (5)中国近海主要水团

  (6)中国近海环流系统

  (7)中国近海潮波系统

  (8)中国近海海浪的波候特征

  (9)风暴潮

  (10)海平面变化

  2.计算机语言

  利用MATLAB语言工具进行数据的读取、分析、处理能力以及绘图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类型、矩阵输入和操作方法、数值计算、统计分析以及二维、三维绘图功能,具有使用MATLAB语言编程和调试的能力,并能够熟练地将MATLAB应用于特定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实际应用中。

  (1)矩阵和数组运算

  (2)数值计算

  (3)图形基础

参考书目:


  《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第一版,孙湘平,海洋出版社,2008年。   

  《Matlab教程》第一版,张志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

 

海洋化学

复试科目:
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基础

复习大纲:

  1.物理化学

  主要考察热力学三大定律、相平衡、电解质溶液、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过程中的∆U、∆H、Q和W。

  (2)热力学函数S、G定义和物理意义;简单过程中∆S、∆H、∆G的计算;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计算关系式;Gibbs-Helmholtz公式及应用。

  (3)相、组分数、自由度的基本概念;相律推导及应用;相图中各相点、线、区的意义及自由度变化。

  (4)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特点及利用速率方程进行简单计算;Arrhenius经验式及各参数意义;活化能的求算方法。

  2.仪器分析基础

  主要考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原子吸收光谱基本原理,干扰因素及其消除;定性定量分析依据及主要方法。

  (2)原子发射光谱基本原理及影响谱线强度因素;定性定量分析依据及主要方法。

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现代仪器分析》第二版,刘约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海洋生物学

复试科目:生态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

复习大纲:

  1.生态学

  要求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学的的基本规律和环境科学的密切关系。了解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人类面临的几个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规划。强调对学生科学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绪论: 生态学的形成及发展

  (2)生物与环境: 了解生物种的概念,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3)种群及其基本特征:了解种群的概念, 种群的动态, 种群的空间格局, 种群调节。

  (4)种群生活史:了解生活史概述, 繁殖成效, 繁殖格局, 繁殖策略, 性选择。

  (5)种内与种间关系:了解种内关系,种间竞争。

  (6)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结构,影响群落成和结构的因素。

  (7)生物群落的动态:了解群落变化类型,群落演替的类型,演替顶极学说,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两种不同的演替观。

  (8)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了解生物群落的分类,生物群落的排序。

  (9)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生态效率,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1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了解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异养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生态系统能流模型,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1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了解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1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

  (13)生态风险评估定与生态规划:了解生态风险评估定,生态规划。

  2.海洋生物资源利用

  (1)海洋微藻的大规模培养与采收技术

  (2)海洋微藻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3)海洋鱼和贝类蛋白质、多糖和脂类与功能

  (4)海洋生物毒素来源、药理活性、提取与利用技术

  (5)海洋微生物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糖生产技术

参考书目:

  主要:《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生物海洋学导论》,张志南等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

  《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刘承初,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海洋地质学

复试科目:
普通地质学、地球化学

复习大纲:

  1. 普通地质学

  主要考察学生应用地质学基本理论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考察学生对矿物、岩石、地质作用的基本概念、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本认识。

  (1)矿物

  (2)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3)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4)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5)地质年代

  (6)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7)板块构造

  (8)风化作用

  (9)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10)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11)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

  (12)海洋的地质作用

  (13)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14)风的地质作用

  (15)块体运动

  (16)地球的演化

  (17)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

参考书目:

  《普通地质学》第三版,舒良树编著,地质出版社,2010。

  2. 地球化学

  (1)了解地球化学定义、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基本研究方法

  (2)掌握地球的层圈结构及各圈层的化学组成、以及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的研究方法

  (3)掌握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合性、类质同象规律等元素间结合和分配的基本规律

  (4)掌握元素在水介质中的迁移及迁移的控制因素

  (5)掌握稳定同位素的分馏原理、影响稳定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原理、及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方向

  (6)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中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参考书目:

  《地球化学原理》,戚长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高等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2000。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复试科目:
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生物学

复习大纲:

  1.环境监测

  (1)熟悉掌握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及分类;了解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

  (2)熟悉掌握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程序:样品采集、处理方法;水样的预处理技术;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了解底质监测、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3)熟悉掌握危险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有害特性的检测,生活垃圾的处置及检测项目。

  (4)熟悉掌握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及生态监测;生物污染监测。

  (5)了解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2. 环境评价

  (1)熟悉掌握环境质量的概念,区别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并了解环境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熟悉掌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掌握我国常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理解环境评价标准的重要性,了解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

  (3)熟悉掌握环境评价程序,熟悉应用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了解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环境噪声现状评价方法。

  (4)了解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污染源调查的程序和方法,熟悉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污染源评价方法;掌握工程分析的作用和基本程序方法。

  (5)了解建设项目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熟悉应用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主要环节;了解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3.环境生物学

  (1)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环境污染物在生问题呢的浓缩、积累与放大。

  (2)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

  (3)环境污染生物净化原理

  (4)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大气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参考书目:

  《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评价学》第一版,张征,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生物学》,孔繁翔,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环境工程

085229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

085229环境工程(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复试科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生态学

复习大纲:


  1.水污染控制工程

  (1)了解污水的产生、来源、分类及其危害、水质指标和处理原则

  (2)掌握污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及有关原理

  (3)解污水的综合防治与利用、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再用。

  2.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了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分类及其危害、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及途径、固体废物的管理方法

  (2)掌握固体废物的各种预处理方法及有关原理

  (3)掌握主要工农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方法和处理处置技术以及有关的计算

  (4)了解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

  3.环境生态学

  (1)了解生态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方法及最新发展和趋势

  (2)掌握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3)掌握生物种群中种间及种内关系,生物竞争理论

  (4)掌握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5)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规律,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等知识

  (6)掌握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和应用

参考书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版,王燕飞化学工业出版社。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一版,张小平,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态学》第二版,杨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C) Copyrigh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3大街29号  邮编:30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