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院长信箱
  • 首 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学术机构
  • 师资队伍+
    名誉院士
    高层次人才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助理研究员)
    名誉学衔
    院外导师
  •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学
    工程教育认证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导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团队
  • 学工之窗+
    三全育人
    学工动态
    学生组织
    科技创新
    学生资助
    就业指导
  • 党建工会+
    党建动态
    组织建设
    党员发展
    党员风采
    主题教育
    理论学习
    海环清风
    工会教代会
  • 校友之家+
    校友工作组
    校友相聚
  • 下载中心+
    研究生相关
    本科生相关
    党政相关
学院首页 联系我们 院长信箱
  • 首 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学院领导
    机构设置
    学术机构
  • 师资队伍
    名誉院士
    高层次人才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
    讲师(助理研究员)
    名誉学衔
    院外导师
  •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学
    工程教育认证
    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导师
  •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科研团队
  • 学工之窗
    三全育人
    学工动态
    学生组织
    科技创新
    学生资助
    就业指导
  • 党建工会
    党建动态
    组织建设
    党员发展
    党员风采
    主题教育
    理论学习
    海环清风
    工会教代会
  • 校友之家
    校友工作组
    校友相聚
  • 下载中心
    研究生相关
    本科生相关
    党政相关
  • 名誉院士 +
  • 高层次人才 +
  • 教授(研究员) +
  • 副教授(副研究员) +
  • 讲师(助理研究员) +
  • 名誉学衔 +
  • 院外导师 +

师资队伍

  • 名誉院士
  • 高层次人才
  • 教授(研究员)
  • 副教授(副研究员)
  • 讲师(助理研究员)
  • 名誉学衔
  • 院外导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讲师(助理研究员)

沈家葳

日期:2024-08-26

400889075afc46308f40fd3c57ffc677.jpg

                                       沈家葳 讲师

                                 海洋科学系

                                通讯地址:天津科技大学滨海中校区1号楼303室

                                电子邮件:shenjw24@tust.edu.cn


研究方向:

近海动力与生态

教育经历:

2020.09-2024.06  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工学博士

2016.09-2019.06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理学硕士

2012.09-2016.06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4.07-至今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讲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海洋技术概论、工程环境海洋学、卫星海洋学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黄东海二甲基硫海气通量时空特征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研究”,2026–2029,参与

2)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自主海洋与多圈层耦合模式体系发展及应用”子课题“渤黄东海环流−海浪−潮流−泥沙−生态耦合模式构建”(LSKJ202202104),2022–2025,参与

3)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中部氧低值区发生机理与预测技术研究”(19JCZDJC40600),2019–2022,参与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黄、东海二甲基硫海气通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及机制的模型研究”(41876018),2018–2022,参与

5)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子课题“中国东部陆架海域生源活性气体的海-气通量及变化趋势”(2016YFA0601301),2016–2021,参与

论文专著:

1) Guo G., Nie H., Shen J.-W., Zheng Z, Zhang H. and Wei H.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pCO2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n winter and summ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model study.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5, 211, 107366.

2) Lv J., Nie H., Shen J.-W., Guo, G. and Zhang H.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ir-sea CO2 exchange in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4, 11, 1412798.

3) Shen J.-W., Zhao L. and Wei H. Marine dimethyl sulfide fluxes in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scenario variation during the 1980s−2090s and its driver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23, 128, e2023JD038737.

4) Shen J.-W., Zhao L. and Wei H. The response of marine dimethylsulfide emissions to altered Changjiang (Yangtze) nutrient inputs off the Chinese coastal waters. Estuaries and Coasts, 2023, 46, 974–985.

5) Zhang Y., Yang W., Zhao W., Zhang Y., Shen J.-W. and Wei H.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in the upper Ross Sea 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23, 10, 1173900.

6) Wang S., Sun Q., Li S., Shen J.-W., Liu Q. and Zhao L.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dimethylsulfide in the Yellow Sea.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22, 40(2), 551–562.

7) Shen J.-W., Zhao L., Zhang H. H., Wei H. and Guo X. Controlling factors of annual cycle of dimethylsulfide in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1, 169, 112517.


(C) Copyrigh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3大街29号  邮编:300457